从演变到应用:汉字 “意” 的读音、结构与成语详解

发布时间:2025-06-09 16:42:43 本文推荐字: 意 浏览量:8

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每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。“意” 字在汉语中使用广泛,深入探究其演变、读音、结构以及组词、成语等方面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汉字。​

“意” 字的演变历程​

“意” 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,字形由 “音” 和 “心” 组成。“音” 表示言语、声音,“心” 代表内心,二者结合表示发自内心的想法、声音 。随着时间推移,在秦汉时期,其字形逐渐稳定,到楷书阶段,已与现代写法基本一致,体现了汉字在演变过程中表意元素的传承与延续。​

18ec3ef5-cf91-4454-8d7b-38077e56eaf9.webp

“意” 字的基础信息​

“意” 的拼音为yì,并非多音字 。其同音字有 “义”“亦”“毅”“艺” 等。部首是 “心”,属于上中下结构。笔顺为点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点、斜钩、点、点,共 13 画。​

“意” 字的组词与成语​

在组词方面,“意” 字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。常见的词语有 “意思”,指语言文字等的意义、思想内容;“意见”,表示对事情的看法和见解;“同意”,表示对某种主张表示相同的看法 。​

包含 “意” 字的成语丰富多样。“意味深长” 形容含义深刻,耐人寻味;“意气风发” 形容精神振奋,气概豪迈;“出人意料” 指事物的好坏、情况的变化、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 。这些成语在日常表达和文学创作中被广泛使用。​

通过对 “意” 字多方面的解析,能够领略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,也能在语言运用中更加准确、灵活地使用 “意” 字。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。本文中的部分(图片、文字、字体、视频)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 如果你觉得好,欢迎分享此网址给你的朋友。

本文推荐字
热门话题
"共"字上部的"八"偏旁,形似张开的双臂,自甲骨文时期就承载
"共"(gòng)的拼音简洁有力,第四声如钟鸣般坚定,象征团
最初指代"束腰衣带"的"带",在甲骨文中呈现为悬挂佩饰的象形
从衣带到纽带:
热门知识
甲骨文中的"九"字酷似龙形弯曲之状,印证了上古先民对"九"这
一
甲骨文时期的"共"字宛如双手捧物的图画,生动记载着先民共同祭
一
甲骨文中的"共"字像双手捧物之形,金文时期演变为双手托举器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