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yuē
繁体
部首
曰部
部外笔画
0画
总笔画
4画
五笔
JHNG
仓颉
A
郑码
KAA
四角
60100
结构
单一
电码
2574
统一码
26352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
曰yuē(JHNG)

1.  说

2.  为([[wéi ]]),是

3.  叫做

4.  语助词,无实义

统一码

曰字UNICODE编码U+66F0,10进制: 26352-32: 000066F0,UTF-8。

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曰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。

造字法

指事:口中加一短横表示出气

English

call|name|say

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
[[yuē]]

〈动〉

(1) 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下象口形,加上的短横表示声气。本义:说,说道)

(2) 同本义[say]

曰,言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子曰何其。——《诗·魏风·园有桃》

女曰鸡鸣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

子曰。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。皇疏:“发语之端也。”

曰有大艰于西土。——《书·大诰》

曰师曰弟子云者。——唐· 韩愈《师说》

若业为吾所有…曰姑俟异日观。——清· 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
(3) 又如:子曰;国人皆曰可杀

(4) 叫做 [call]

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——《书·洪范》

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。—— 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文曰天启。

文曰初平山人。

有村曰谢庄。—— 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树帜曰谢庄团练冯。

常用词组
康熙字典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(曰)王伐切,音越。《說文》詞也。从口乙聲。亦象口气出也。《註》徐鍇曰:今試言曰,則口開而氣出也。《玉篇》語端也。《廣韻》於也,之也。《增韻》謂也,稱也。《書·堯典》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。○按《古文尙書》曰若作粵若,曰放勳作曰,蓋訓爲語端者與粵通,訓爲詞者則如字耳。
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
曰【卷五】【曰部】

詞也。从口乙聲。亦象口气出也。凡曰之屬皆从曰。王代切

说文解字注

(曰)也。(曰)者、意內而言外也。有是意而有是言。亦謂之曰。亦謂之云。云曰、雙聲也。釋詁。粤于爰曰也。此謂詩書古文多有以曰爲爰者。故粤于爰曰四字可互相訓。以雙聲(曰)韵相假借也。从口(曰)。象口气出也。各本作从口乙聲、亦象口气出也。非是。孝經音義曰。从乙在口上。乙象氣。人將發語。口上有氣。今據正。王伐切。十五部。凡曰之屬皆从曰。

热门话题
"共"字上部的"八"偏旁,形似张开的双臂,自甲骨文时期就承载
"共"(gòng)的拼音简洁有力,第四声如钟鸣般坚定,象征团
最初指代"束腰衣带"的"带",在甲骨文中呈现为悬挂佩饰的象形
从衣带到纽带:
热门知识
甲骨文中的"九"字酷似龙形弯曲之状,印证了上古先民对"九"这
一
甲骨文时期的"共"字宛如双手捧物的图画,生动记载着先民共同祭
一
甲骨文中的"共"字像双手捧物之形,金文时期演变为双手托举器皿